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領航中國丨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端牢中國人的飯碗

來源:央視網  2022-09-24 20:28:20
A+A-
分享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糧穩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解決好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實施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持續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大國糧倉根基有力夯實。

  金秋時節,一派豐收景象。

  這是高效的“三秋”作業。3000多萬臺現代化農機具有序流動,水稻、玉米、大豆機收率將分別超過94%、80%、82%。

  今年,我國夏糧、早稻、秋糧三季糧食生產捷報頻傳,夏糧增產28.7億斤,早稻增產2.1億斤,秋糧主產區特別是東北、黃淮海、西北長勢好于上年,有望再獲豐收。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放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首次提出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到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從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到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從囑托農業大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到強調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總書記推動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深化。

  為了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黨的十八大以來,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建設高標準農田,把黑土地用好養好,啟動種業振興行動,實行黨政同責……一項項著眼于國家糧食安全的政策舉措接連出臺。

  從東北黑土地到黃淮海產區,從黃土高原到長江流域,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這十年,我國耕地生產能力有效提升。高標準農田從起步建設到今年底將建成10億畝,耕地質量平均等級提升0.35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54%。15億畝承包地確權給2億農戶,流轉面積超過37%。

  這十年,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4%提升到超過61%。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種源自給率超過95%,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這十年,隨著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深化,我國糧食產能從1.2萬億斤躍升到1.3萬億斤。今年,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億萬中國人民辛勤耕耘,不懈奮斗,前所未有地夯實了大國糧倉的根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