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從香港到沈陽,今天他們接迎英雄回家

來源:大灣區之聲  2022-09-16 19:07:20
A+A-
分享

  14日,接迎第九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的運-20沖上云霄、啟程赴韓;

  今天,88位志愿軍烈士遺骸在殲-20的護航下劃破長空、回歸故里;

  此刻,身處遼寧沈陽的兩位香港青年,正在為參與此次烈士遺骸接迎儀式作最后的準備。

  他們,來自香港培僑中學

  曲木之懿,香港培僑中學中四在讀學生,一周前抵達沈陽。他的中學師兄、目前就讀于復旦大學二年級的姜霏梵隨后抵達。二人此行,同一責任:作為香港培僑中學的代表,參與接迎烈士遺骸回國的儀式。

  儀式前夕,他們接受了大灣區之聲記者的專訪。

  曲木之懿(左)、姜霏梵(右)

  受訪者供圖

  “深感榮幸!”接迎志愿軍遺骸歸來,是曲木之懿和姜霏梵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也是香港培僑中學第一次有學生代表參與其中。

  歷史上,香港培僑中學與抗美援朝戰爭緊密相連。據校方統計,有20多位校友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前或期間參軍。

  姜霏梵從培僑中學畢業后,正在復旦大學修讀歷史。他告訴大灣區之聲記者,培僑中學的伍煥杰校長曾通過剪報為他講述學長、學姐投身抗美援朝的經歷,心中一直懷著崇高的敬意,“如今知道自己要見證忠骨歸鄉,心情更加復雜”。

  曲木之懿正在培僑中學就讀,從過去在電視前收看,到這次有機會親身參與,他希望更多地去學習這段歷史。“當我知道我們學校曾經有很多校友投入到這場偉大的戰爭中時,我感到很驚喜。希望自己未來能像他們一樣,為國家貢獻綿薄之力。”他說。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曲木之懿的祖父曾在紅軍長征時加入革命隊伍,“讀幼兒園的時候,家里人就會把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當睡前故事跟我講。”他說,隨著年歲漸長,加上在學校的學習,他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深的感悟。“志愿軍戰士們英勇無畏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傳承了下來,一代代的中國年輕人不畏困苦、肩負使命,這種傳承令我非常感動。”

  姜霏梵對于歷史的熱愛則更多源于自身。“我家里人都是學習商科或理科,我這一代出了一個文科生也是挺有趣的。”他說,他從小就很喜歡讀書,熱衷于查閱史料,了解中國古代所發生的事。學到新知識后,他會為家人做史料科普,“他們都覺得很有趣,愿意去聽”。這也促使了他在高中畢業后,選擇來到復旦大學修讀歷史專業。

  從香港,到沈陽。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2周年,兩人將一起接迎英雄回家,見證歷史,走向未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民族復興而奮斗!”

  監制/胡翼 宋雪

  主編/張蓓

  策劃/羅武

  總臺記者/溫超榮

  視頻/陳東毅

  校對/子燕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