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化屋非遺出“深閨”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2-09-07 23:21:11
A+A-
分享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

  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是一個昔日被懸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

  化屋村村民以苗族為主,民族特色鮮明,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苗繡、蠟染等成為這個村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吸納了數十名村民就業。

  2021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扶貧車間,了解發展特色苗繡產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等情況。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彭藝是土生土長的化屋村人,自幼喜愛苗族傳統文化的她,一直跟著家人學習,并苦心鉆研,成為一名苗繡傳承人。“一年多來,我不斷拜訪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參加各種展覽展示,努力向外界推介化屋苗家蠟染刺繡。”她說,帶著總書記的囑托,我們堅信,傳統的苗繡將續寫更多時尚的故事,不僅要傳承好苗繡,更要把民族手工產業做大做強,讓父老鄉親們的生活像苗繡花紋圖案一樣綻放精彩。

  如今,苗繡在化屋煥發新“生機”的同時,也為當地鄉村振興提供強力的產業支撐。2021年,化屋苗繡車間實現銷售苗繡產品160萬元,帶動60多名繡娘穩定增收。傳統與時尚不斷交織融合,化屋苗繡走出“深閨”,繡娘們用指尖繡出對美好生活的期冀。(趙靜)

【編輯:萬昊】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