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來源:大眾日報  2022-08-07 20:34:22
A+A-
分享

  日前,棗莊市龍山路街道甜蜜幼兒園舉辦“啃秋”活動,山東多地有立秋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咬秋”或“啃秋”。(□記者盧鵬通訊員吉喆報道)

  掃碼查看 雙語長圖

  □ 本報記者 盧昱

  8月7日,立秋。正如古人所定義:立,始建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又一個收獲的季節要到來了。

  秋氣漸凝然。慢生活中的古人,敏銳地將立秋三候記錄下來:一候涼風至,從立秋開始,風已不同于暑天的熱風,隱約帶著些涼意;二候白露生,立秋節氣的第二個五天,大地上早晨會有白色露水產生;三候寒蟬鳴,立秋節氣的最后五天,寒蟬也開始鳴叫了。

  立秋陽消陰長,萬物收斂,人亦收神斂氣,情收志養,以與秋氣達成和諧。近代,膠東和魯西南地區的婦女、兒童,會在立秋日采集楸葉或梧桐樹葉,戴在鬢角或胸前作為裝飾。

  立秋這天,齊魯民間還流行懸秤稱人,把所得的重量和立夏所稱的重量相比,以檢驗人的體重變化,瘦了便要“貼秋膘”。不少人家還要燉豬肉,或者燉雞、燉鴨等。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不是秋天本身,它是暑熱向秋涼的一個過渡。此時,各類瓜果下市,山東多地有立秋吃西瓜的習俗,以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稱為“咬秋”或“啃秋”。還有部分地區流行立秋吃“渣”,即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立秋時,瓜果待熟黃。“今年春旱夏澇,給蜜桃管理帶來了難度,特別是俺們村桃園的主打品種‘大久保蜜桃’裂口不少。幸虧有俺村蜜桃合作社的統一管理和營銷,蜜桃價格不錯,總體來說,全村1500多畝桃園獲得了好收成。”沂水縣黃山鋪鎮劉家嶺村村民李振明說,“目前村里還有‘新世紀’‘黃金脆’等一些晚熟品種,立秋后仍然要加強桃園管理,確保這些晚桃獲得豐收。”

  葉落知秋,無論城鄉,人們都可以敏銳地感知秋天的味道,讓生活與自然節令同步而行,期待豐收的到來。

【編輯:劉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