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習聲回響】一個都不能少:看四川大涼山“一步跨千年”

來源:央廣網  2022-04-07 15:32:03
A+A-
分享

  習近平:社會主義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這段話出自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2月11日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四川涼山州,曾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始終惦記的地方之一。

  在大涼山深處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之上,有一個村莊名叫阿土列爾村。曾經,垂直懸掛在絕壁上的17條藤梯是村民與外界唯一相連的路。長久以來,這個“云端”上的村子都處于極度貧困中。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考察調研,在四川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和干部群眾圍坐在火塘邊一起謀劃精準脫貧之策。

  ——要易地搬遷,住進新房子

  ——首先要發展當地適宜發展的產業

  ——等有條件了,也可以發展鄉村旅游

  ——教育很重要,一定要跟上

  ……

  隨著全國各地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開展和推進,為了更好地改善生活環境、發展產業,2020年5月10日,“懸崖村”84戶貧困戶全部從山上的土坯房搬下山,住進了政府扶貧安置點里的樓房。同時,安置點周邊十多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式啟動,為村民提供務工崗位;青花椒、油橄欖等產業蓬勃發展;曾經連綿險峻的高山、原生態的彝族村落也變成了獨特的旅游資源。一條以旅游業為主、養殖業為支撐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如今走進三河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漂亮新房,青瓦黃墻、雕花木窗,盡顯彝族文化特色。近年來,三河村不斷加快推進通鄉通村公路建設,云木香種植和蜜蜂養殖等特色產業也已初具規模。

  2020年,昭覺縣第三小學創建。學校環境優美、民族文化濃郁,緊抓彝漢雙語教育教學質量,是彝族少年兒童追逐夢想的搖籃。另外隨著“一村一幼”政策的遍地開花,許多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與城鎮幼兒園一樣的設施和師資。

  如今的大涼山早已脫胎換骨,“一步跨千年”。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也正在逐一成為現實。大涼山正在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中不斷書寫著自己的精彩。

  總監制:張軍 于鋒

  總策劃:夏凌云 伍剛

  統 籌:王薇 陶玉德

  策 劃:高藝寧 王文偉

  制 作:昌思榮 王穎 蘇莉

編輯:馬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