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全國兩會·海報觀潮 | 海洋之于山東,遠不止“美麗海灣”“藍色糧倉”

來源:大眾網  2023-03-09 18:14:35
A+A-
分享

  海報評論員 熊苗

  現代化的國家是什么樣的,不僅是一個陸地強國,也是一個海洋強國,一個陸海兼修的現代化強國。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為山東經略海洋明確方向。

  3500多公里海岸線,近16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首位,為山東經略海洋奠定了堅實基礎。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讓山東有了“美麗海灣”“藍色糧倉”,但海洋之于山東,遠不止糧倉和海灣,它還是溝通內陸的橋梁、科技創新的前沿、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支點。

  把“出???rdquo;搬到了“家門口”,海洋資源,內陸共享。山東通過布局建設內陸港,打通當地向海貿易的新通道,幫助更多內陸城市、內陸省份分享海洋紅利,實現“東西互濟、陸海聯動”。除了濟南、棗莊、淄博、泰安、菏澤等省內城市,山東還重點在沿黃流域等城市布局建設內陸港,進一步提升外貿企業的出口效率,助力外向型經濟發展壯大,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經由海洋,山東成為海陸統籌發展的雙向橋梁。

  加速藍色崛起,科技創新始終是第一動力。2022年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藍鯨一號、蛟龍號、深海一號、國信一號等高端海洋裝備相繼交付使用,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裝備制造三大制造基地交相輝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海洋交通運輸等六個產業增加值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位。搶占海洋科技戰略高地,山東先聲奪人,未來,山東向海圖強仍然需要靠科技創新攻城略地。

  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山東從未忘記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例如,在威海利用大葉藻打造海藻床,不僅修復了海洋生態,為海洋牧場中的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還引來了大天鵝,營造出了新的旅游打卡地,發展了當地的海洋旅游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同樣完美適用。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海洋,才有可能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才能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海洋將全球連通,世界上沒有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擁抱海洋,以無比寬闊的視野,走高水平開放之路;保護海洋,以無比堅定的決心,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海洋,必將成為強國強省的強勁動能,推動中國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