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美得亮眼!全景式4K紀錄片《大泰山》值得N刷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1-05 17:36:47
A+A-
分享

  泰山何巖巖,泰山從不言。

  泰山經歷了滄海,泰山閱盡了桑田。

  泰山上開遍歲歲年年相似的花,

  泰山上年年歲歲相似的花開遍。

  泰山白天的精彩都來自絢麗的夜晚;

  泰山每個舊歲都孕育著希望的新年!

  雄健的泰山如何生成?

  東方的文明如何誕生?

  萬千的生靈如何生存?

  這里的人們如何生活?

  在這里,

  你可以看到壯美的自然奇觀,

  感受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壯麗的泰山日出;

  變幻的云海玉盤;

  晶瑩的泰山霧??;

  罕見的泰山寶光。

  在這里,

  你可以看到人們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所做出的種種努力,

  感受生命的脈動:

  瀕臨滅絕的赤鱗魚重回泰山溪流。

  全球唯一的野生泰山花楸得以繁衍

  新中國泰山人工造林創造的綠色奇跡;

  在這里,

  你可以認識在泰山上工作和生活的人。

  感受泰山賦予人們不同的人生意義。

  河山元脈,

  我們努力試圖去探尋山河的本源意義,

  去探索中華文明五千年傳承不絕的

  精神密碼。

  “生”,或許就是我們找到的一個答案。

  望岳、觀天下,每個人都有不同視角。

  兩千多年前,圣人登臨泰山,

  將天下盡收眼底,

  孔子“小天下”,

  從此成為泰山認知的最高境界。

  此后的幾千年時間里,

  無數的帝王、文士登臨泰山,

  在此“望吳”、“見齊”、“觀長安”。

  正如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泰山的評價:

  山中人文杰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

  融合在一起。

  泰山一直是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

  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的儒、釋、道多種文化元素

  在互動交融的變遷中,

  體現了“和而不同”的特色,

  共同形成獨特的

  泰山文化并影響至今。

  日出東方,拔地通天。

  這座山,見證著滄海桑田出九州的格局;

  這座山,寓意著華夏五千年文明的興盛。

  封禪是中華民族自古相傳的禮儀。

  在綿延兩千多年的古代中國,

  泰山封禪被視為與王朝更迭密切相關的

  最高祭祀禮儀。

  正是這種全民族動議的大一統儀式,

  培養了華夏先民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不管王朝怎樣更迭,

  中國人有一種信仰始終穩如泰山,

  那就是:與國咸寧,國泰民安。

  歐陽中石先生曾說:

  文化的保存證據,

  莫過于原石刻的存留。

  泰山,是一座寫滿了文字的意念之山。

  這里有“天下名碑之最”——李斯碑,

  以及兩千年來對它的研究、保護與傳承。

  這里見證了公元736年,

  李杜這兩位失意人的

  筆底風雷和豪情萬丈。

  登高必自,是我們從哪里來的永恒追問。

  重于泰山,是我們到哪里去的價值判斷。

  今天的泰山腳下,

  人們正用古老的石刻,

  唱出時代的歌。

  泰山,無處不在,

  它是一部微縮的中國文化史。

  大熊貓的名字,

  搖滾樂的主題,

  利瑪竇的地圖都與泰山有關。

  西方的哲人與東方的文豪,

  都曾經登臨泰山觀日出

  日本浪漫櫻花,韓語現代詞匯,

  都與泰山產生巧妙的關聯。

  泰山是一種定力,

  普天之下,

  國泰民安植入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從山海相連的福建,到海峽對岸的臺灣,

  東岳泰山廟無處不在。

【編輯:宋春芳】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欧欧美zozo人禽交_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